top of page

漪念 The Ripple Effect of Consciousness

異材纖維構結成網,流淌貫頁,以形轉化象徵心念而起的漣漪效應,於相連共融的寰宇萬物間衍傳泛浪。

With diverse reticulate fibres flowing through pages, these serial works represent the ripple effect of consciousness, which inconceivably leads to phenomenal waves among everything connected within the inclusive universe.

 

手抄紙結合了楮皮與皮革等媒材,其各自迥異的獨特質感並陳於頁面中,並將其物質性相互融織成複雜的有機體,如此書籍藝術系列作品似有生命。引申於意,網狀結構反映了世上實相並非各自獨立分離,寰宇萬物間內在聯繫的底層深繫著奧秘的生態心靈,而人類心智共享的心靈運作狀態一如榮格(C. G. Jung)所提「集體無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實根植於地球之心本身。若繼續擴展尺度,生態心理學視人類的集體心靈根植於地球心靈本身,而這個世界靈魂是個比個人或集體無意識更深更廣的心靈面向,西奧多.羅斯札克(Theodore Roszak)稱之為「生態無意識」(ecological unconscious)。在此領域裡,存有眾生、種種有機與無機現象的內在世界皆緊密連結、相互關聯的一體,共同構成了史蒂芬.埃森史塔特(Stephen Aizenstat)所稱的「世界無意識」(world unconscious)。

意識協無意識之網闊如無邊無際的能量海,人們任何起心動念,都似擲石而生的漣漪,波波連引擴散,影響力甚至拓展全球。期盼藉由頁面創造出的時空向度詮釋此動態感,並以版畫印色、纖維質理及螺旋流線造型作為隱喻和明義,映現能量與物質間持續流轉不息。

 

這些作品承載了創作當時實際經驗自然質材的身體感,以及觀照內心的反思歷程。在媒材帶來的感官回饋中,能深刻感受到各種能量間的互動、影響、支持與消解,進一步發掘內在情感力量運作和自然元素間的關聯性,重新連結天性本能的直覺洞察。

bottom of page